读诗

从读诗学诗到写诗 西安校园“小诗人”养成记

“熟读唐诗三百首,不会作诗也会吟。”在西安校园里,这句老话正成为生动的现实。学子们从初读时被一位诗人、一句诗词拨动心弦,到在日常生活中捕捉风与晨雾的灵感,最终让自己的文字长出诗意的翅膀,他们把课堂上的平仄韵律变成了记录生活的“取景器”,让诗词里的千年风雅,在书

校园 西安 诗人 读诗 读诗学诗 2025-11-18 15:20  2

荒雨读诗:戏谑的称谓,深沉的爱意——读唐欣诗歌《晃脑小子》

读着唐欣新入典诗歌《晃脑小子》,年近花甲的我也禁不住嘴角上扬,耳畔仿佛又传来父母唤我“混小子”的声音。若是别人说我“混”,我定会怼回去的,可是父母那半是戏谑半是亲昵地叫着他们给予我的专属绰号,总让我倍感温馨,倍感安全。这就是诗歌的共情作用,尽管读者和诗人不曾相

诗歌 唐欣 读诗 伊沙 唐欣诗歌 2025-11-18 11:37  1

阿什贝利:“加班”的日子不好过,我必须带着占星图趋利避害丨诗人读诗⑮

现代诗语言优美,情感丰盈,意象新鲜,但有时晦涩难解。从阅读角度看,“晦涩”是现代诗最明显的特征之一。然而,这晦涩无论是源于特定的表现方式,抑或对诗之新奇的追求,还是对“何以为诗”的定位,一首好诗不可能仅表现在晦涩,而必须值得深入阅读,让读者在认知与想象的主动参

贝利 星图 读诗 诗人读诗 加班 2025-11-15 09:49  4

荒雨读诗:对生命无常的无奈与妥协——读书香诗歌《忌日》

“料得年年年断肠处,明月夜,短松冈。”苏轼的悼亡词,已将“不思量,自难忘”的悼亡悲情推向了极致。阅读千古三大祭文,无论韩愈《祭十二郎文》对侄儿的痛惜,欧阳修《泷冈阡表》对父母的追思,还是袁枚《祭妹文》对三妹的愧疚,都是泪湿素笺,奠定了中国哀祭文字的情感范式。延

生命 诗歌 忌日 读诗 生命无常 2025-10-11 10:11  3

为你读诗:一池秋荷串联大明湖的千年文脉|齐白石在山东

“海右此亭古,济南名士多”。跟着“秋荷之咏·大明湖诗会——我在济南为你读诗”活动,重新发现济南这座城市的诗意,湖山的倒影、秋荷的残韵,都在诗句中获得了永恒的生命;重新认识济南这座城市的名士,李清照的婉约,辛弃疾的豪放,都在诗句中得到了精彩的印证。“秋荷之咏·大

山东 秋荷 齐白石 千年文脉 读诗 2025-09-30 19:23  3

成都人的中秋打卡新地标!本周日,到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“月下读诗”

中秋将至,诗意渐浓。9月28日(周日)晚,“月满蓉城·书香万千”书香成都·中秋诗文诵读活动将在成都市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温情上演。 本次活动由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主办,中共成都市金牛区委宣传部、成都图书馆协办,作为“成都读书月”重点活动之一,旨在以诗文为媒,营造浓

人文 艺术 图书馆 成都人 读诗 2025-09-26 15:55  4

龙洋读诗:雪野自选近作

雪野,名樊晖,文学硕士,系省作协会员,甘肃平凉市泾川人。有大量诗作,散文,散文诗,评论等发表于国内外上百家报刊,网媒及各种自媒体平台。荣获首届雁翼诗歌大奖,陶渊明诗歌金奖,李白诗歌优秀奖,萧军散文金奖,华人诗歌大赛一二三等奖等五十多项;作品入选《九三诗人诗历》

龙洋 诗歌 读诗 李白斗酒 龙洋读诗 2025-09-23 07:33  5

读诗经《豳风》,找寻西周祖先公刘居住的豳地,恍惚又在西南贵州

古人为了生存,族群有时不得不四处迁徙。西周祖先就经历了多次迁居。古籍记载西周的祖先“弃”,也就是后稷,最早居住在邰地,他的后代不窋,不慎失去邰地,只好迁居到戎狄之间,再后来公刘又迁徙到豳地,最后古公亶父才迁徙到周原 。就仿佛是从帝国中心迁往十级郊区。

西周 读诗 豳风 公刘 西周祖先 2025-09-07 17:46  5

为你读诗 传诵经典 丨西安思源中学第28届普通话推广系列活动

为深入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,助力文化传承与交流沟通,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,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9月19日,西安思源中学围绕“普通话诵经典”主题,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普通话推广系列活动,在全体师生中掀起了“说标准普通话、用规范汉字”的热潮。

西安 思源 读诗 思源中学 西安思源 2025-09-19 18:04  4

古诗词中也能体验人生?

确实,文学看起来和实际的生活没有关联,也不能帮助人飞黄腾达,许多人因此忽视它,以为那是没有用的风花雪月。但事实完全不是如此,世界上文明先进、文化发达的国家,例如法国、德国,他们的政府和国民都非常重视文学,尤其是古典文学。因为他们知道文学与文化对一个人、对一个民

人生 古诗词 诗歌 读诗 台湾大学 2025-09-17 10:02  5

早安太原·读诗时间第156期|归去不得意 北京关路赊

岑参是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,素以描写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的豪迈雄壮见长,而这首古体诗则以对友人关怀入微的送别流传于世,是作者出塞归来,在长安朝廷任职期间写的作品。面对出身相门之后的挚友,怀才不遇被罢官后回归太原故里的落寞心态,作者笔下满含深切的同情。表面是借送别托

太原 北京 岑参 汾阳 读诗 2025-09-17 09:04  4